Search

關注我們的都知道,我們家未來要走自學的路,也就是說在恩在熙不會去上幼稚園或小學,除非他們自己提出要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關注我們的都知道,我們家未來要走自學的路,也就是說在恩在熙不會去上幼稚園或小學,除非他們自己提出要求,那麼我們會支持。

曾經有位媽媽問過我們:
要如何確保孩子的學習速度不會落後於體制內教育的孩子?
要怎樣讓他的學習比一般非自學的孩子進度來得更快呢?

其實我們的自學不是要孩子變成天才,而是開發孩子他們的潛能,甚至可以在他們有興趣的項目上更深的專研,在他們比較弱的項目上慢慢補強。

透過生活化的教學更深入地體會學習的興趣,而非制式的灌輸對孩子來說無法學以致用的知識和公式。

我們相信教育的本質是理解而非分數。

大家都曉得台灣的教育是所謂的填鴨式教育,許多人認為填鴨式教育有害孩子的學習。

這個認知其實只對了一半。

以前台灣為代工王國,填鴨式教育能最快產生出可用的工人,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,填鴨式教育是最適合的教育方式

然而台灣正在經歷產業轉型,創意需求超越產能需求。而台灣的教育也正在轉型,而且是往好的方向轉型。

問題是還有許多根深蒂固的難題需要克服,例如測驗文化、官僚文化,導致正確的教育理念無法順利實行。

現在學校教的大部分仍然是可以Google到的答案,然後要求孩子記憶這些答案或公式,最後還拿來當考試測驗孩子斷定孩子的優劣成敗。

如果電腦可以查詢到的知識就能取代孩子的學習,那麼孩子為什麼要記憶這些答案呢?

我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告訴他們答案,而是在於他們思考答案的過程以及將這些「答案」用以創造更多的可能。

「創造力」才是未來教育的目標,而答案不是。因為進入到訊息時代後,越來越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,只能靠人類的創意去解決問題。

5+8=13

答案我們都曉得,但反過來問呢?有多少種數字組合加起來可以得出13的答案?又或者為什麼無法用乘法得出13呢?這時就可以向孩子介紹質數的概念。

這就是我們教育思維與現行體制教育不同之處。

我們相信台灣教育逐漸進步當中,但我們認為不會在在恩在熙這一代轉型成功。因此自學是我們實現教育理念的手段。

自學是一條辛苦的路,因為外人會對我們投以不一樣的眼光,其實自學也是很考驗父母的心,你必須經得起別人如何看待你及你的孩子。

自學最重要的觀念是「自己和自己比」

當然,我們的社會是競爭的,但在還沒進入到社會前,不需要處處競爭。我們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無可限量,因此適才、因才在學齡階段更為重要。

自學這條路除了孩子本身外,更考驗父母自身,因為父母自己必須要不斷學習如何教育孩子,學習適合他們的方法,學習解決難題,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有挑戰,卻也是相當有趣好玩。

我們也不斷地學習各種科學化的教育和學習方式來教導孩子,從人類行為學、腦神經科學、思維心理學等等各方面的都有。

我們相信孩子沒有天賦之差,而是稟賦有無全面開發的差別。

走體制外沒有比較優秀
走體制內沒有比較老舊
只是選擇不同罷了

自學更重客製化教育,而非成績。

對於孩子教育有興趣的朋友們,請持續關注我們如何激發孩子無限的可能吧!或許你無法走自學,但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或許可以有更多的想法和改變的機會。

#育兒日記 #育兒日常 #家庭 #夫妻 #家庭照 #教育 #教養 #自學 #哥哥 #弟弟 #爸爸 #媽媽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是Hiram & Queenie,對孩子教育有著奔放思想的一對夫妻。「鷹孩」音同嬰孩,代表著我們對孩子的理想,像老鷹一樣飛翔。 在這裡分享我們的教育理念、生活點滴以及旅遊見聞。
View all posts